注:本文由上海明亚家具官网首发,转载需注明出处。
海绵一个月涨了65%,橡木、白蜡等木材涨了30%,锌合金涨了70%。”今年四季度以来,木材、海绵、化纤等办公室家具制造的主要原材料纷纷大幅涨价,让东莞、佛山的家具企业压力骤增,不得不对经销商发出拿货涨价通牒。家具商场终端零售价格是否也水涨船高?记者近期走访市场发现,虽然面对高成本压力,但广州家具卖场终端实售价格并未见明显波动。
家具主要原料价格大涨
记者了解到,自9月以来,作为沙发等软体家具主要材料的海绵上游原材料连续涨价,海绵原料“聚醚多元醇”每吨上涨近4000元,国内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价格从3月份的1700/吨,飙涨至11月的5500元/吨。佛山某家具公司董事长向记者出示的来自穗峰海绵厂、威宝皮革厂、重庆世鑫包装等多个上游原材料企业的涨价通知显示,10月份TDI价格升至5000元/吨,比9月份上涨65%,直接影响沙发的成本600~1000元/套。此外,仿皮每码增加0.4元,无纺布上调500元/吨。“对于实木办公室家具制造企业而言,最主要的成本是木材成本。下半年以来,白蜡木、橡木等木材的价格也上涨了30%以上。”
部分企业小幅提价应对
对于家具业而言,木材、海绵及上游金属材料价格暴涨,所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罗莉对记者介绍,因为原材料涨价幅度太大,即使上调产品价格也很难将成本压力转嫁到下游。“有的原材料翻倍地涨,但我们的产品不可能这样。如果要完全将原材料上涨的成本转嫁,原来一套沙发卖1万元,现在就要卖到2万元,可能吗?”
不过,面对原材料价格疯涨,部分东莞办公室家具企业不得不选择调价。“实际上在原材料涨价潮开始以后,我们就已经提价了,所有产品价格上涨约5%。” 5%的上调幅度也只能稍微缓解压力,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我们从2017年1月1日起,就要调整产品价格了。”陈建京也颇为无奈地解释说,“没办法,原材料一下子涨得太厉害,如果不涨价企业就要亏本。”
经销商压缩利润保销售
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家具制造企业纷纷提价的情况下,下游家具商场和品牌专卖店是如何应对的呢?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森盛、长实、慕思、斯帝罗兰、凯图等品牌的多个专卖店均没有明显提价。
工厂接连发出涨价通知,导致拿货价大幅上涨,但商场却不敢贸然涨价,只能不断压缩利润。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供大于求。黄铭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套实木家具的毛利大概40%左右,除去店铺租金15%、导购工资10%、物流仓储8%等成本,纯利润只有不到10%。“而消费者对办公室家具行业是暴利行业的固有印象并没有改变,动不动就砍个两折、三折,特价款也还要砍个腰斩”。
面对当前形势,在互联网消费习惯下,消费者总是希望花更少的钱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家具和享受无门槛的退换服务,消费者的家具消费违约成本降低了,家具商场和家具经销商的售后服务成本提高了,“我们呼吁标准化的标价体系,坚持为消费者提供类似天猫淘宝的‘家具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同时也希望消费者理性砍价,理性维权。”
上海明亚办公家具有限公司---专注于办公家具、班台、文件柜、办公椅、员工桌、会议桌、洽谈桌、办公沙发、前台等办公家具设计与生产,可来样定制办公家具。选择明亚家具,您省心省力省金钱!
©CopyRight 沪ICP备14038368号-2 明亚(中国)上海办公家具官网